利用郵票賺錢
2020-07-22 22:33:37 來源:
1979年的一天,國家郵政總局前總設計師邵香林,來到畫家黃永玉那間位于北京火車站附近的簡陋小屋,邀請他設計中國第一套生肖郵票,大師欣然應允。那時,黃先生飼養的一只名叫“依窩”的小猴剛剛逝去,為了紀念愛寵,他畫了一只版畫小猴。票面底色深紅,印版的網紋細密,成波浪形,墨色均勻有序,猴身上的毛,在陽光下猶如真的毛皮一般光彩熠熠。1980年初發行,當年是庚申,又稱庚申猴,也叫金猴。黃永玉和動意者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,這枚小小的猴票,開啟了一個郵票神話。
“猴票”是第一枚生肖郵票,圖像美觀,印刷精致,深受集郵者歡迎,郵票市場價格上升很快,猴票發行之初很多人并未留意。直至1992年,第二輪生肖猴票面市時,很多集郵者才恍然大悟,怎么手上沒有第一套猴票呢?于是“庚申猴”的價格直線飆升,雖然后來發行了第二套、第三套生肖郵票,其中也有猴票,但通常說“猴票”,只是指1980年發行的黃永玉畫的第一張猴票。這枚猴票由于是雕版印刷,十分細致,票面是甄別庚申猴真偽的重要依據,要看顏色、辨線條、識紙品等等。
有一年,本人在北京家中收拾雜物,在一個寫著“郵票”的信封里,發現了數十枚“猴票”,不用甄別,絕對真品。那是父親1980年從香港回北京時,給家鄉的親戚寫信用的。為什么買十幾枚這么多,也有來由。
1978年,本人在北京讀大學,第一年暑假來香港,和父親去超市買東西,見到香港人買廁紙都是十卷一大抽,這令我覺得很驚奇,在當時的內地,廁紙都是一卷一卷買,用完一卷再買一卷,如果有人一下買十卷,會被人認為奇怪或者懷疑。香港人買郵票也一樣,都是買連張的,很少只買一枚,除了臨時要發一封信。按照父親買東西的習慣,這是他當時買下的正版“猴票”。
當時可不知道“猴票”的輝煌“錢”景,有朋友向我要,都慷慨相贈。直到聽說“猴票”已成金票,才小心地收藏起來,此時已只剩下幾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