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世界硬幣 賞雕塑藝術
2020-07-22 22:51:09 來源:
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、歷史和風俗,硬幣是用本民族的故事和符號鑄刻成的一幅微型浮雕,因由雕刻的模具壓制金屬片而成,也稱之為機制幣。
貨幣的制造和發行關系國家經濟、人民生活乃至社會穩定,因此,各國都是集中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優秀的工匠來制造貨幣。在古希臘、古羅馬硬幣上,神仙、皇帝、猛獸,活靈活現、美妙絕倫,中國和中亞、西亞的錢幣上則多為文字書法。錢幣是歷史最忠實的載體,社會的發展、興衰、朝代更替、外族入侵、重大歷史事件等都會記錄在小小的方寸之間。每一種硬幣,都蘊藏著歷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經濟、藝術、風俗、信仰、風土人情、文化背景、歷史沿革等各種信息,有講不完的故事。外國硬幣展示著一個精彩的世界,任我們瀏覽、觀賞。
硬幣的浮雕屬于淺雕,由于雕刻者的高超手藝,會使畫面呈現出立體感,鏨刻在金屬上的文字和畫面有“金石”氣息。說硬幣是一件雕塑藝術品,一點也不為過。用放大鏡細細地檢查錢幣品相,品味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雕刻風格和圖案,是硬幣收藏的一大樂趣。袁世凱竊國稱帝,為世人唾棄,可是銀元“袁大頭”名聲卻很大,含銀成色高,發行量很大。由意大利技師喬治雕刻的“袁大頭”,也是一枚雕刻精湛的藝術品。如果在光線明亮的地方,用放大鏡觀看一枚品相上佳的袁幣,你會發現袁世凱起伏的臉部線條所勾勒出的臃腫和老態,略帶抑郁的眼神是如此傳神。西方繪畫、雕塑講究透視、解剖,早在公元前,古羅馬、古希臘就已經用打制法制造出極其逼真的人物、動物等圖案的金、銀、銅幣。一些非洲、拉丁美洲國家和太平洋島國發行的硬幣、紀念幣,不僅有本民族、本地區特色,鑄造質量、藝術性和觀賞性甚至超過歐美大國。